17日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表示,由中钢协发起成立的“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”,正在组织全行业紧锣密鼓编制行业碳达峰路线图和行动方案,研究碳配额分配核算方案,开展钢铁低碳共性技术研发,完成《钢铁行业碳排放核定标准及基准值测试规范》、建立低碳发展标准体系等工作。
何文波透露,到目前为止,我国钢铁行业已初步完成《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》初稿,基本明确了行业的达峰路径、重点任务及降碳潜力,正在继续征求各方意见。
我国钢铁工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%左右,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,迫切需要通过加速低碳转型,降低全社会碳排放量,确保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。
当前,全国共有237家企业约6.5亿吨粗钢产能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,占全国粗钢产能的61%左右。
随着改造工作全面铺开,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。何文波说,部分钢铁企业对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视程度不够,复杂性认识不足,存在采用不成熟治理技术、环保管理意志薄弱、排污许可落实不到位等问题。
此外,何文波表示,非重点区域的企业整体改造较慢。部分企业对评估监测严肃性认识不足,未认清企业主体责任。第三方保管不严,评估监测走过场,甚至存在排放监测数据造假等弄虚作假和违法行为。
为了助力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实现,今年国家层面多次强调坚决压减粗钢产量。
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论坛上表示,压减粗钢产量不能搞平均摊派,要结合去产能统筹推进。不管钢铁企业是技术改造还是升级,关键是去产能,不能空谈去产量。只要产能还在,产量会顺势上来。不能平均大家都减,应该对这些环保绩效差、能耗高,而且是装备比较差的,整个去掉。就是信号非常明确,措施也非常清晰。
“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是一场硬仗。”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新创说,我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还需应对时间紧任务重、技术和人才等基础能力薄弱、不同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、工艺流程结构优化仍面临障碍、绿色设计产品覆盖不足等严峻挑战。
关于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路径,李新创分析,应重点考虑六个方面。一是推动绿色布局。例如淘汰落后产能、取缔“地条钢”、推动清洁方式运输、开展绿色产品评价。
二是节能及提升能效。例如先进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、智能化管控体系实施运行。
三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。例如废钢资源回收利用、流程结构优化。
四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。例如,近年来钢铁行业围绕低品质余热高效利用、提高副产资源利用率等,与周边社区、相关产业建立区域性循环经济产业链;钢铁企业也在开展钢化联产实践。
五是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。我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需要依托技术革命,包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、氢还原、富氧高炉等。
六是强化以碳统领,做好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保障。例如,构建“C+4E”目标体系及支撑体系,建立碳交易支撑体系、数字化支撑体系和标准化支撑体系,进一步夯实低碳发展基础能力。